频繁并购“商誉雷”炸响,益佰制药回复上交所监管函_观察

读创   2023-06-18 21:36:22

益佰制药(600594)6月18日晚间公告,对上交所6月10日下发监管函中要求公司补充信披的商誉减值、销售费用、业绩表现、存货、负债等问题作出回复。

据悉,益佰制药于6月10日收到上交所《关于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其中要求公司于收到问询函后的10个交易日内回复。

监管函中,针对商誉减值问题,上交所表示,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指长安制药)、德阳肿瘤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指德阳肿瘤医院)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37亿元。其中,对长安制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34亿元,对德阳肿瘤医院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3亿元。上交所要求益佰制药补充披露前述子公司近三年主要经营数据,并对比收购时的预测值,说明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资料图)

对此,益佰制药在公告中提交了两家子公司近三年主要经营数据,并称公司对长安制药股权收购历经多次交易完成,最后一次收购在2014年10月底完成。在2014年收购时的业绩预测中长安制药从2019年开始进入“永续年度”,预测每年收入24,309.20万元、净利润8,872.05万元,长安制药2020年至2022年的营业收入共计24.39亿元,净利润共计3.64亿元,实际完成与收购预测比较收入完成率、净利润完成率分别为334.41%、136.85%。由于评估基准日至今已近10年,医药行业政策、市场环境、长安制药的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规模等已发生显著变化,用最近三年每年商誉减值测试的业绩预测对比实际完成业绩更能客观反映商誉减值情况,因此,后续将用长安制药每一年度的实际完成业绩与上年度商誉减值测试的业绩预测值进行比较分析。

长安制药近三年主要经营数据公告截图

德阳肿瘤医院近三年主要经营数据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德阳肿瘤医院2021年8-12月的实际完成业绩与收购预测业绩比较,营业收入完成率95.85%、净利润完成率104.45%,基本完成收购时的预期;2022年度,营业收入完成率72.47%、净利润完成率46.23%,实际完成业绩与收购时的预测业绩数据差异较大。

除了商誉和业绩问题,益佰制药的销售费用也受到了关注。在销售费用方面,上交所表示,公司于2022年产生销售费用11.96亿元,销售费用率为43.72%,处于中药行业较高水平。销售费用的主要构成为学术推广、营销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发生金额8.33亿元,占比为69.65%。众所周知,药企销售费用畸高现象一直饱受诟病,其背后往往与回扣、提成、不当返利等问题有关。

对此,益佰制药称,公司进行学术推广及产品推荐促销产生的营销费用中包含开发费和促销费等,其中,开发费指主要用于产品首次对新市场新渠道开发时,公司销售人员及服务商开展的新市场和新渠道拜访、沟通和洽谈等工作产生的费用;促销费指主要用于产品在存量市场进行市场渗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销售人员及服务商开展的对存量市场及渠道拜访、沟通和维护等工作产生的费用。在发生相关营销费用时候,公司根据销售人员及服务商提供的票据,依据内控制度的规定分别计入开发费和促销费。因涉及公司商业秘密,开发费和促销费不列示明细金额,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此外,上交所对于益佰制药的存货、货币资金及负债也做了提问,主要针对的是财务数据的合理性。

益佰制药称,各商业公司根据相关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终端需求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公司以此组织生产、发货,待商业公司收货后确认收入。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终端需求,必须有适度原材料和在产品,以确保及时供货。同时提交了原材料产品汇总表和库龄分析。

公告数据截图

针对货币资金等问题,益佰制药公告称,公司利息收入的计算是准确的,且与货币资金相匹配。期末公司账面拥有一定的货币资金和负债是合理的。

公告截图

“商誉雷”带崩股价

6月10日,益佰制药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其中对公司的商誉减值、销售费用、业绩表现、存货、负债等问题做出了补充信披的要求。

6月12日,益佰制药盘中跌停,截至收盘,股价报5.28元/股,跌9.9%,市值仅40亿元出头。

公开资料显示,益佰制药是A股上市中成药企,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贵州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益佰制药主营业务包括化药、中成药、生物药,以及医疗服务与大健康产品。

业绩面上,益佰制药自2018年之中就整体低迷,2020年之后还出现了两年的持续下跌。

2022年,因为商誉减值问题,益佰制药的业绩出现亏损。其于期内实现营收27.35亿元,同比下降18.26%;实现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274.94%。这一业绩情况显然引发了监管的关注。

为了促进业绩发展,益佰制药在早年做了一些收购扩张。当前被提问的长安制药是益佰制药于2014年收购的,另一家德阳肿瘤医院则于2021年被收购。同时,这两家被收购的公司也代表了益佰制药曾经对“医药+医院”模式的尝试。具体而言,长安制药的主要产品为注射用洛铂,是抗肿瘤领域药物。德阳肿瘤医院则是肿瘤特色医院。当时,上市药企“痴迷”于买医院,试图建立产业闭环,但这一模式鲜有成功案例。

对于益佰制药而言,2022年的特殊性在于,公司的重要产品在这一年经历了集采。具体而言,2021年,来自长安制药的注射用洛铂(10mg)被纳入广东联盟集采范围,涉及11个省。2022年3月,该产品中选,中选价格359.1928元/支,降幅18%。在产品降价的同时,该产品在2022年的销售量还跌到了120万支。在2020年,注射用洛铂的销售量接近200万支。

同时,在2022年,益佰制药的注射用洛铂、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葆宫止血颗粒、复方斑蝥胶囊销量全线下滑。其中,艾迪注射液也是抗肿瘤用药,是益佰制药的大品种,属于中药注射液。期内,这一产品的销售量跌至3000万支之下。作为对比,艾迪注射液在2020年的销量还在4300万支之上。此前,益佰制药在2022年的业绩预告中提示,公司业绩受到医保控费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不过,行业环境上,国家近年在持续监管对于中药注射液的使用。

实控人曾套取公司资金买家具

从历史经营情况来看,益佰制药近些年收到的监管问询实则不少,其中也涉及一些“公款私用”。

2019年6月,益佰制药收到贵州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和《关于对窦啟玲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经查,益佰制药存在通过与第三方签订虚假工程合同或协议,套取公司资金3294.87万元。其中,套取募集资金1749.07万元,套取自有资金1545.8万元。上述资金被安排用于购买家具、家装用品等,收货地址为公司实控人窦啟玲在北京和贵阳的住所。

通过上述虚假工程合同或协议,公司2013年虚增固定资产270.93万元、虚增在建工程1510.49万元,2014年虚增在建工程1513.45万元,导致公司2013年至2018年相关信息披露文件不真实。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喻方华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