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6组动作,教你如何纠正轻度脊柱侧弯

顶端新闻   2023-06-07 01:24:05

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的脊柱畸形。按侧弯的形态可把脊柱侧弯分为C形和S形侧弯。重点要关注的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大约80%的病例很难找到具体的病因。常在10至14岁发病,因处于生长发育高峰,侧弯紧张迅速,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治疗,很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一、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


【资料图】

(1)直立状态下向前弯腰时,两侧背部不等高;

(2)一边的髋部或肩部高于另外一边,导致衣服下摆不一致;

(3)一侧后背异常隆起;

(4)两侧肘关节和两侧腰部的距离不相等;

(5)两侧下肢不等长;

(6)背部疼痛,呼吸困难:如果脊柱严重弯曲,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工作,进而导致呼吸问题。如此严重的脊柱侧弯,一般在孩子10岁以前就能明显察觉到。

二、脊柱侧弯的危害

(1)身体外观异常-身高异常;

(2)脊柱运动功能障碍;

(3)心、肺功能障碍-因胸廓畸形;

(4)诱发近视眼;

(5)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6)压迫神经系统引发疼痛及其他病症;

(7)发育异常引发心理疾病;

(8)降低生存质量。

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治疗方式不同

如果已经孩子确诊脊柱侧弯,要根据侧弯角度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1、0°~10°--轻度侧弯

可以通过施罗斯体操或姿势训练。

2、10°~20°--中度侧弯

需要施罗斯体操,看程度佩戴支具。

3、20°~40°--重度侧弯

需要佩戴矫形支具,同时施罗斯体操来康复。

4、>40°--严重侧弯

有手术指征,一般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如果你有轻度侧弯,按照该康复训练方法坚持训练,能起到一定预防和改善效果。

1、单侧肋间呼吸

脊柱侧弯会对呼吸产生影响,而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反过来也有助于矫正脊柱的偏位形态。单侧肋间呼吸也称为“单侧肺部呼吸”,该训练能够提高肋骨的活动性,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动作步骤:

①坐姿或者站姿,两手放在胸廓的下部,每次吸气时只打开一侧的肋骨,把气吸入这一侧的肺部。当你把气吸入一边的肺部时,感到这一侧的肋骨往外膨胀。注意,如果一边比另一边更容易,说明你的呼吸肌可能存在失衡的问题。 ②如果感觉不明显,可以侧卧,把毛巾放在胸廓的下面,然后尽量保持肋骨稳定,用上侧肺部进行单侧肋间呼吸练习。

2、单臂体外侧振举

以胸椎右弯为例,单臂体外侧振举

动作步骤:

①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侧弯方向的手臂伸直,空手用力向体外侧振举到极限,再用力放下到体前内侧极限。

②徒手重复此动作30-50次后可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复练习15-20次,共做4组。如果是胸椎段为左弯,则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悬身垂体左右摆

对于脊柱侧弯为“S”形的患者,可以采用悬身垂体左右摆来进行纠正性训练。

动作步骤:

①正面双手握单杠或肋木,两腿并拢,向左右侧摆,以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

②重复摆动30-50次。

4、侧卧抬腿

侧卧抬腿动作,可以提高躯干和骨盆在侧卧时的稳定性,强化髋部外展肌群,收紧侧腹部和臀部。

动作步骤:

①侧卧,髋部微屈,双腿向前与身体约成30°上下交叠。右手伸直放置在耳后,左手放置在胸前支撑,保持身体侧面垂直于地面。

②吸气,提起上面的腿指向天花板方向,避免上面的髋部或塌缩腰部,上半身和髋部保持固定。

③呼气,有控制地放低上面的腿和下侧腿并拢还原。

5、单侧拉伸

脊柱侧弯练习者因为存在身体两侧肌张力不平衡的状况,所以也可只做单侧,或者相对拉伸范围更小的单侧增加1-2组练习。

动作步骤:

①仰卧,一侧腿屈膝,接着双手抱住膝盖后侧(也可将手指或双臂交叉环绕在膝后侧),将屈膝腿缓缓拉向自己的身体,直至有稍许牵拉限制。

②保持这一姿势20-30秒,维持正常呼吸。如果大腿后侧腘绳肌比较紧张,则可弯曲在地面一侧腿的膝盖。

6、四足游泳

此动作在对侧手和脚延伸时,要求练习者保持脊柱的中立位,在伸展四肢的过程中脊柱和腰盆处稳定不动,始终保持动作中的控制。

动作步骤: ①四足支撑,手臂和双腿垂直于地面,保持脊柱处自然中立位

②吸气,将左腿向后延伸,然后抬高到髋部的高度,不要改变后背姿势。同时抬起右手向前延伸,不要改变肩的姿势。

③呼气,收缩腹部,将左腿和右手同时收回。重复练习,交换对侧的手臂和腿部向两侧伸展,每侧各4-8次。

愿孩子们都拥有挺直的脊梁,自信前行。

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我们在行动。

张芮斌

驻马店市中医院

儿童康复科 主治中医师

擅长:婴幼儿体检,新生儿缺氧,运动障碍,异常姿势,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脊柱侧弯,X型腿,O型腿,自闭症(主动交流少,不理人,不看人,兴趣狭隘及刻板行为),抽动障碍(频繁眨眼,努嘴,耸肩,清嗓子),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联系电话:13598902054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