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法治基层行 润物细无声——宜章县司法局扎实开展“走基层·惠民生”主题活动

红网   2023-02-28 10:39:39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现场

“走基层·惠民生”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湖南普法网讯 近日,在宜章的城乡,有一群人特别忙碌:让村两委干部“很头疼且束手无策”的两村山塘纠纷,在律师的专业分析和引导下得以调解;走访小微企业时,发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律师随即提出法律建议护航企业发展;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和商会合作,为民企“法治体检”,助力企业防范风险、合规前行……

今年以来,宜章县司法局认真开展“走基层·惠民生”主题活动,组织广大法律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项目工地、旅游景点,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打造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强化法律服务供给等举措,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操心事。

送法进村

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也很头疼,真是束手无策啊!”宜章县笆篱镇某相邻两村组的村民代表两手一摊,为无法调解的两村山塘权属纠纷大倒苦水。不久前,该村法律顾问湖南莽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姚金姣了解情况后,积极组织化解纠纷。

姚金姣召集矛盾双方开展案情分析,并从法律层面给出专业意见:权属不明的山塘均属于国家所有,权属争议应当由村集体讨论决定如何处理。在姚金姣的协调下,两村组决定分别通过集体讨论及寻求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厘清村界问题。

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近年来,宜章县司法局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年”,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村(社区),法律服务在身边”活动,截至目前,全县2家律师事务所、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与266个村(社区)均签订了免费法律顾问合同,与18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结对,开展法治宣传2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法治文化产品千余件,受众达到5万人次。

同时,还加大“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每年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对接846名乡村 “法律服务明白人”进行法律常识培训,大力培育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乡村“法律明白人”,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以法暖企

护航营商环境

2月14日,湖南宜林律师事务所深入宜章县工业园区,与宜章县双鑫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经营、生产、管理上的法律服务需求。针对园区企业日常事务中产生的法律问题,湖南宜林律师事务所一一进行解答,并协助排查因土地使用权转让而引发的法律风险,为园区物业租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建筑材料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纠纷等提供法律服务。

这是宜章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的一幕。今年,宜章县司法局积极继续推进“万所联万会”机制,开展常态化“法治体检”活动,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商会,通过“面对面”座谈、“点对点”解难的方式,帮助企业和商会排查化解法律风险,法治护航经济健康发展。

为助力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在郴州顺利召开,2月24日,湖南莽源律师事务所一行走进莽山燕子岩风景区,与景区开发企业就景区开发、大莽山旅游发展、旅发大会的筹办所涉及的相应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询问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进行解答。

截至目前,共组织县域2家律所对接企业15家、商会2个,累计为18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21条,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援惠民

彰显为民情怀

自“走基层·惠民生”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宜章县司法局积极打造“无休服务岗”,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安排专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坐班解答法律难题,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服务。

同时,依托全县1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266个村(社区)法律联系点,利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优势,实现优质法律服务资源进乡村、到基层,把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群众在家门口就可申请援助。

宜章岩泉法律服务所李俊生在栗源镇径口村走访得知该村王某与姚某因双方感情不和,在自行协议离婚过程中,姚某一直不愿露面,也不愿意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李俊生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组织调解,释明法律责任,悉心劝导,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终签订了抚养协议,一起因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而引发的婚恋家庭纠纷成功调处。

今年以来,宜章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法援惠民生”,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简化受理程序,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做到“五个当天”,即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查、当天审批、当天指派。截至目前,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2件,其中涉农案件11件,法律服务热线接听71次,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